生物医用材料可是医疗器械的 “基石”,占了整个器械市场的4成!看数据:2019年全球市场就有1051.8亿美元,2024年预计能飙到2066.4亿美元,妥妥的大风口。
咱国内在中低端市场早站稳了脚跟!比如常用的医用聚烯烃,做导管、输液瓶、注射器都靠它,国内企业说了算。就说兰州石化的医用聚烯烃,在输液瓶、可立袋领域,直接占了70%的市场!
但一到高端市场,咱就有点被动了 —— 严重依赖进口,怕被“卡脖子”!像高端植入材料PEEK,用在骨科、整形外科、心血管领域,进中国快20年了,国内器械厂用的植入级PEEK,至今全靠进口!
还有不少高端材料都得看别人脸色:聚氨酯、医用PLCL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、膨体聚四氟乙烯(ePTFE)… 这些能做人工血管、人工关节、可吸收缝合线、透析器的材料,要么技术壁垒高被国外垄断,要么国内技术跟不上,70%高端货都得进口。
再说说市场情况:2023 年全球医用高分子材料市场约200亿美元,咱中国占了300亿元,差不多 22% 的份额。但这行是“大行业,小产品”—— 下游器械种类多,每种材料用量少,还得按需求定制,技术门槛高得很。
想打破高端依赖搞国产化,难在哪儿?
一是设备和工艺卡脖子,比如ECMO关键材料PMP,以前国内连生产设备都没有;高端材料的工艺,就几家海外企业会。
二是创新跟不上,国外巨头深耕几十年,人才技术都足,咱以前多是 “模仿”,新药械创新差距大,而且集采可能影响创新动力,大医院接受国产货还得时间。
三是准入和客户壁垒高,医疗器械上市要层层认证,耗时长;下游厂为了安全,不会轻易换材料供应商。
四是投入大、规模小,高端材料研发要砸很多钱,但细分市场小,企业不愿投,从实验室到量产,每步都要烧钱,连实验原料都贵得离谱。
这么看,国产医用高端材料想 “突围”,还得跨过不少坎啊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