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疫情,国内诸多IVD公司,或主动,或被动加入到了出海的大军,但是在出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,其中一个共性问题是缺少统领全局的国际营销帅才。作者在IVD行业外销混迹十余年,披星戴月,历经山海,借医业观察自媒体平台,分享一下对IVD国际外销的看法。
一家之言,肯定偏颇,仅供笑谈。
以下故事纯属虚构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和一个创业者Y吃饭,聊到了Y公司后面国际业务打算怎么开展,以及Y的国际销售负责人Z,现在也是Y公司的小股东。他问我觉得Z怎么样。
我盯着Y看了十几秒没有说话,然后我从Y的眼神里确认Y是要让我讲实话。而且我确定我要讲的Y已经意识到了。
我也认识Z,在他成为Y公司股东之前。也见过Z之前团队的人员。
我说,Z是一个好的国际销售人员,但不是一个好的leader。而且,Z现在有点negative。
然后没等我说后面“而且”那句,Y就说,其他合伙人觉得Z格局不够。
我就鼓励Y继续说,为啥觉得Z格局不够。
Y就开启了倾诉模式。。。听着听着,突然有一刻我想到,我认识的另外几个人也出现了类似的“症状“。
去掉个人的因素,我把我认为他们的共性列出来:
01 有过不错的战绩
做过几年国际销售的负责人,带过小团队,曾经的业绩值得说道。
02 在新的公司也快速打开了局面
比如很快在细分领域里面做到了国产二线的头部甚至国产的头部,因为市场整体体量太小,或者国产厂家做得都很差(产品、技术、品牌、渠道等多方面因素),很快就遇到了天花板。
03 年轻,高学历,聪明,勤奋
就是在国产甚至日本、韩国的同行里都很快做到了佼佼者,但是后续增长乏力,距离国际巨头又非常非常遥远,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大的突破口。
(写到这里,突然发现,这说的不就是我们自己的现状吗?还真是。)
2021年Z的业绩不如人意。但是同行的巨头增长依然迅猛。
Z给其他股东的说法是:不要看某某巨头的销售额多少多少,我们的产品完全不如人家,我们的价格没有明显的优势,我们的市场投入、品牌力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。。
Z还说,这事我基本是国内最牛B的了,我干不好,别人只会干得更差。
我和Y说,Z说的也对,也不对。
对的是,这种情况几乎适用于任何一个IVD厂家甚至绝大多数的行业里的绝大部分厂家。
不对的是,Z不能说这些,起码不能只说这些。
这些几乎是共识,共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,为什么要拿来说事呢?
而且是一个销售负责人来说呢?困难谁都知道,一个好的销售leader,就是要在困难的局面里找到突破的机会。不然,要你这个销售leader干吗呢?
要说,也要具体的说哪里不行,假如我们行了,会怎么样。
我们来假设Z说完这些,来个转折:但是,我们还是有机会快速增长的,经过分析,我觉得我们的机会在于。。。
假如再过。。。时间,我们的产品质量达到。。。的水平,价格达到。。。,我们就敢去碰。。。市场了,我们敢做。。。的市场投入了。。。我们的销售就可以达到。。。了。。。
那么,很可能其他的合伙人对Z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如果连销售的leader内心都认为这个太难了,那就真的很难很难了。
另外,“国内最牛B”算个P啊,有种去和国际巨头比牛B啊!
但是我接着问Y,你知道Z,你的合伙人,内心的真正想法吗?你和Z最近有深入灵魂,让TA掉泪的那种方式谈过吗?
或许Z遇到了TA自己的天花板,需要有人推一下。
以我对Z的了解,Z应该知道那些巨头的劣势的,也知道总会有突破口的;也应该知道那些“转折”之后的说辞的,但是为什么会更多表现出这种negative thinking呢?
我的猜测是:
我要和Z说的是,再难,咱们不能输了心气。
竞争很可怕,但是这口不服输的气一旦泄了,才是最可怕了。
再说,怕什么呀?小家电我们国产不是也干过国际巨头了吗?全球无人机最牛的企业不也是在深圳吗?
这个世界一直在发生各种逆袭的故事,为什么不能是我?
假如换了个角度:这个世界一直在发生各种逆袭的故事,但这种是小概率事件,怎么可能是我?
那就真的不可能了。
另外,过去牛B,但那都是过去了,不都说一切过往,皆为序章吗?
而且,我们过去的经验很有可能是新的竞争格局下的绊脚石。比如我自己擅长了低成本+代理商+ODM的模式,这种适合于me too的产品;假如我们有了一款突破性、革命性创新的产品,我们的这种模式还是最有效的吗?
面对新的战场,新的态势,我们能否找准突破点,再杀出一条路来?
当然,也可能你会说,J总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,我就想给其他合伙人特别是投资方“纠偏”,纠正他们对这个赛道的“不切实际地幻想“,降低他们的期望值,那么,完全可以采用更好的方式。
假如是产品真的没办法打,那就想一切办法让产品变得能打。
送给Z和自己: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。
作者:资深IVD国际销售J总
|